着数据:
「编号1度1145.14米,风速8米每秒,气压88.46kpa.....」
「编号3气球度1453米,风速8.7米每秒,气压83.53kpa.....」
「编号4气球度......」
过了片刻。
显示屏上的一个小绿忽然一滞,接着便开始迅速坠。
见此形。
保铮立刻抬起,看向了刘有成,汇报:
「刘主任,12号气球炸了!」
刘有成对此倒是显得很澹定,冷静的反问:
「小保,爆炸瞬间的数据采集到了吗?」
保铮再次把目光投向作台,鼓捣了几后答:
「采集到了七个爆炸瞬间的变速信号,其中有三个比较明显,应该可以还原爆炸时的景。」
刘有成这才了。
上曾经介绍过。
这些气球的外表都涂抹有硼纤维以及环氧树脂。
这些材料的主要作用,便是用于传递气球发生意外时的数据:
无论气球是漏气还是爆炸,气球本都会发生某些形变。
比如漏气是向缩扁。
破裂爆炸则是往外膨胀。
其中漏气过程没什么好说的,基本上就是休一跑没了气儿,接着在铁片的牵引向坠去。
但爆炸就不一样了。
在爆炸的瞬间。
气球的会炸裂成数块甚至数十块的小片。
这些小片的溅方向、速度有时因为受力和空气阻力的缘故,数值上可能相差好几倍。
而在这个过程中。
小片上涂抹的硼纤维以及环氧树脂就相当于一个放大,通过波频特将这些数据变得清晰可捕捉。
这也算是兔们自研来的黑科技之一吧,后来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的很多参数就是靠这样得来的。
不过那时候的条件要比现在更艰苦,因为原本历史中兔们可没有气象多普勒雷达辅助......
随后保铮带着小组其他成员迅速将这些变速信号逐一记,准备汇总起来后交给刘有成他们理。
到了这一步。
之前打气球苦力的周绍平等人便总算可以松一气,在一旁歇息了起来。
「对了,郑涛同志。」
见郑涛等人有了歇之机。
徐云便把一个自己纠结了好久的问题问了来:
「郑涛同志,你之前说的我欠啥本土驴人的事儿,到底是个什么况?」
说句实话。
这个问题徐云已经纳闷有些天了。
一个礼拜多前。
当时为了让徐云能够教导他们一些新知识,郑涛搬了好些理由来说服徐云。
其中乔彩虹的照料之恩以及郑涛浇筑轮椅的人徐云立就认了,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。
但郑涛当时还拉来了另一位**志,说是徐云欠他....准确说是欠他家那本土驴的人。